75岁了,它依然可以摇滚——Klipschorn 75th Anniversary Edition限量版号角皇音箱
2021年是美国杰士Klipsch的75岁生日,厂方推出历史 悠久的Klipschorn全号角音箱为自己庆生。其实每逢5或10周年庆,Klipsch都不忘开一场Party来庆祝,因为半个多世纪来粉丝太多,Klipsch绝对是音响界的真实传奇。Klipschorn音箱从1946年前生产迄今,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动,这对75年前设计的音箱至今仍然在全世界销售(虽然有一点改良),而且历久不衰,唱起摇滚乐照样虎虎生威热情澎湃,是当之无愧的号角之皇。
音响界先驱,同时也是杰士音响的创办人Paul W. Klipsch
故事仍然要传颂的。创办人Paul Klipsch生于1904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的Elkhart。1926年毕业于前新墨西哥州农机学院(现在改为新墨西哥州立大学),学的是电子工程(但据Paul Klipsch自己说,他学的是地质物理),1934年又在史丹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位。Klipsch早年参与智利的电力铁路系统建设工程,继而在美国德州的油田参与发展钻油工具开发,多种经历让这位地球物理学家在地震测量方面小有成就,而且他还会开飞机。透过Klipsch丰富而多方面的专业科学知识和实践,二次大战后他把号角音箱从实验室带进了所有家庭。Klipsch一开始设计参考电影院使用的号角音箱,但是把低音号角折叠起来,体积因此大为缩小。他对于号角的兴趣源于1929年,在南美洲智利工作时为了接收短波广播,他自己做了一部输出0.7瓦的收音机,去推动朋友借给他的一个小号角,这样就能清楚地听到广播。后来有人借给他一只传统密闭音箱,他另外做了一部5.1瓦功放,推出来的声音却很小,他第一次意识到:号角的效率非常高。
1933年,他回到旧金山的斯坦福大学进修电子工程。一天,有一位同学告诉他,如果把音箱放在墙角里,什么音乐听起来都很好听。这个说法使他想起母亲的爱迪生留声机一直都是摆在墙角,而且真的响得很好。回家后他做了一个音箱箱摆在墙角,用收音机听旧金山交响乐团的演奏广播,惊讶地发现墙角摆位几乎可以得到多一个八度的低频延伸。除此之外,他也学习到号角喉的设计及箱体空气容积的相关问题,1940年他做了第一个Klipschorn原型,称为Model X1,第二个原型X2只停留在用纸板做模型的地步。二次大战初期,他在阿肯色州Hope的军品检验站服役,闲暇时拿起工具制作了Model X3一举成功,1941年开始申请美国专利,到了1945年大战结束专利权才批下来。本来,设计Klipschorn只不过是Paul Klipsch的闲暇嗜好而已,并没有想到要变成生意,一个同袍的建议却让他的人生就此改变。1947年刚成立Klipsch公司,先委托波音(Baldwin)钢琴公司生产了12只Klipschorn,因为还是单声道时期,所以音箱都是单只出售。之后Paul Klipsch与助手Lloyd McClellan开始自己生产,每只音箱都有一点小小的不同,例如低音腔室改一点,外观改一点,或体积大一点等等。
音箱正面带有2毫米天然钻石、925纯银、手工珐琅和镀铑制成的复古徽标,可确保终生保持无锈的美观
杰士Klipsch绝对是家用号角音箱的鼻祖之一,而Paul Klipsch更是研究号角音箱的先驱。他在实验室中发现,单元振膜加上号角之后,由于空气压力的阻抗匹配良好,可以发声的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高达五十倍!这样一来就意味着要达到相同的音压,使用号角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单元的工作,单元小振幅运动同时带来更低的失真、更线性的表现。就片面的音响特性而言,使用号角就是提高 大音压的上限、降低失真、增加动态范围以及控制声音的扩散角度。尤其对小功率单端胆机的用家而言,超过100dB以上的高效率,意味着输出功率只有7-8W的300B胆机,一样可以享受爆棚的乐趣,这是号角皇Klipschorn音箱的 大优点。传统的直接辐射式(喇叭单元直接与空气接触)结构,功放推动一个锥盆单元(不论高音或低音),它所能推动的空气就是锥盆所接触的那一点点而已。Paul Klipsch坚持号角设计才是正路,他自己做过实验,当Klipschorn音箱发出100dB音压时,低音单元位移只有1/16英寸,而相同的低音单元如果装在一般音箱箱里,要有9倍的位移才做得到,更大的位移就会带来更大的失真。
根据 Paul W. Klipsch的说法,中音是音乐的生命,也是扬声器 关键的部分。Klipschorn 的中音采用1 1/2英寸压缩驱动器搭配高效指数号角,扬声器产生的失真极低,也意味着清晰、准确和卓越的声音
从1939年到1981年之间Paul Klipsch发表了许多有关号角的研究理论,总共获得了28项专利,这些专利包罗万象,其中绝大部分是电学,声学、及扬声器方面的制造理论,当中 具有启发性的大概是“波形分析网络”等。这些具有启蒙性的设计发明,对号角扬声器的发展贡献良多。如果没有Paul Klipsch在号角上的先驱研究,恐怕号角扬声器的表现不能像今天这么完善。从第一对Klipschorn开始,Paul Klipsch的经营哲学始终没有改变,就是用 经济的价格生产 高效率的扬声器,这也是为什么Klipsch能在音响界长期占有光辉岁月。1948年,Paul Klipsch买下当年服役时的其中一栋建筑物,工厂生产线正式启动。多年以后,Paul Klipsch回想当年设计音箱几乎就等于是与高频段在作战。据他说,要把低频段做好很容易,只要把号角折叠起来就可以,但高音号角却必须自己研发,而完成后的Klipschorn经历半个多世纪考验证实毫不落伍。
一英寸钛金属膜高音搭配90°x 40° Tractrix?号角,新的相位栓设计将高频扩展到20kHz,除了可更好听到 微弱的高频细节,也让音质更加细腻平滑
Klipschorn的另一大特点是把音箱放在墙角。Paul Klipsch形容: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点一只蜡烛,只有1烛光亮度﹔如果在蜡烛后面加一面镜子,镜子反射后就会有2烛光的亮度;把这只蜡烛摆在由三面镜子组成的角落,总共发出8烛光的亮度,这就是Klipsch为何要把音箱摆在墙角。至于Klipschorn多年来一直保持129 x 80 x 72厘米如此大体积的原因,是因为物理定律,它可以发出很轻松没有压力的32Hz延伸。较小体积箱体当然也能有足够延伸的低频,但肯定会伴随很高的失真。另外,折叠号角理念是一种聪明的解决方案,按照理论,低音号角的开口直径是该频率的1/4波长,这样才会真正得到号角声学阻抗匹配的好处,50Hz的低频需要1.7米的号角,1/2波长计算就是3.4m,对家庭音响来说太可怕了。
Klipschorn的低音采用指数型折叠号角设计,构成少见的三分频号角系统,也让Klipschorn的效率比传统音箱高出10-20倍,15英寸复合纤维单元提供30Hz以下的深沉下潜
既然号角的开口要大到一个程度低音才潜得下去,但开口大到一个程度之后,号角长度势必不短。Paul Klipsch为了这个问题而伤透脑筋,听说有一天Paul Klipsch在午睡中突发奇想,何不把号角给“折起来”!利用精密的计算与调整,把低音单元藏在音箱 内层的密闭空间中,然后利用巧妙的木头隔间,组装出一个经过计算的通道,这样一来既不损号角开口的面积,又可以大大地缩减体积。这位科学家开始了一连串的计算与实验,终于制造出了折叠式低音号角的鼻祖Klipschorn(即Klipsch与Horn的连写)。当时Paul Klipsch的想法是这样的,他把Klipschorn的低频截止点设定在35Hz -3dB,但是即使折叠起来之后的体积也像个大木柜般,所以他把号角的开口设计在音箱的两侧。但是Klipschorn并没有侧板,使用时必须把它靠紧在三个面互呈直角的坚硬墙壁上,二侧墙壁视为音箱设计的一部分。
附赠的纪念礼包有75周年纪念书、纪念海报、75周年标志饰品、刻有75标志的T5 II耳机、四个皮革耳垫、Klipsch音响历史博物馆的免费一年会员资格、三个月的Qobuz会员资格,甚至还有真品证书,证书详细说明钻石和75th徽标的保养说明。后来也有不少号角设计师依照这个构想,推出其他的设计,但成功者不多。他们遇到 大的问题在于木板隔间是平面构成的通道,而号角的展开延伸是呈指数性增加的,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妥协。可能有人问,如果折叠式号角对于低频那么有用,高音号角为何不使用折叠式呢?一来高音单元的 低截止频率相当高,不需要那么大的号角开口与号角长度;再者折叠式设计的号角每折叠一次,就会在 高频的部分损失一个八度的频宽,所以低音折叠号角的频宽上限大约只有450Hz左右。其实早期Paul Klipsch也曾尝试过高频以折叠式号角来做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
图片不同角度观察Klipschorn 75周年限量版音箱,它的经典造型可以再延续75年
折叠式号角的设计有一个变形的设计,那就是传输线式设计,相同的地方是利用拉长声音通道长度达到低频延伸的效果,只不过开口的大小、管道延伸的截面积并没有号角音箱这么严谨,所以声学特性上当然也有所妥协。至于中高音号角,早期Klipsch以指数式函数线(Exponentil Curve)为主,后来逐渐把Tractrix抛物方程式应用在号角设计上,它的确比传统的额向指定性号角有更多优点,目前Klipsch新产品多已改用抛物线型号角。常用的号角扩展曲线有圆锥形(Conical)、指数型(Exponential)、双曲线型(Hyperbolic)、 抛物线型(Tractrix) 、 多节构成组合型(Combined)。其中 短的曲线是抛物线型,指数型居中, 长的是双曲线型。
对于低音号角来说(低于300Hz),Bruce Edgar博士证实指数型或指数/双曲线型是 好的;抛物线型则适合中音和高音号角。号角皇Klipschorn的中高音使用了指数型设计,也就是所谓的扁号角,这种传统设计一般会有指向性增益高、离轴响应差、空气非线性失真等问题。具体表现为高音比较紧张,在2kHz-4kHz附近声压急剧升高,使得小提琴质感难以和绸缎般光滑的球项丝膜高音相比。指向性增益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空气非线性引起的二次谐波失真,声压愈大频率越高这种现象就愈加明显。所以Paul Klipsch才说研发中高音号角比折叠低音困难多了, 新的75周年限量版Klipschorn号角皇,高音从以前的塑料膜膜改成钛金属膜,加上相位锥等改良,使高频延伸直上20kHz,不需要另加超高音也能让小提琴精致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从背面看出来Klipschorn可以紧紧放置在聆听室角落,封闭式背板提供了摆位灵活性,方便调整角度来实现 佳立体声成像。铝制输入板隐藏在音箱侧面,内部接线改为注氮PE包覆的单晶铜导体70周年时推出的纪念版Klipschorn音箱,总共只有35对,现在已成为增值的收藏品
大部分号角音箱迁就于体积限制,折衷地采用两音路设计。中高音使用号角设计,低音部分就使用大尺寸的高效率锥盆单元取代,但中高音号角的效率动辄有110dB的超高效率,低音单元往往无法取得效率上的平衡。多数厂家解决之道是在分音器上动手脚,把号角单元的输出强制降低,达到中高音号角与低音单元效率相同的基本要求。普遍的作法有三种①在号角单元上串一个低阻抗的无感电阻,藉着增加单元阻抗的方式,达到降低的单元的效率。不过这是很不合理的做法,因为单元的阻抗特性是集合机械与电气的综合阻抗,串上电阻只能片面的降低效率,整体的表现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。②在分音器的高音输出部分,加入一个号角专用的降压变压器,把号角单元的效率刻意降低。③ 发烧的方式是采用电子分音,不必加入额外的零组件,通过主动式电子分音器不仅分频点可自由调整,每只单元的增益也在掌握之中,缺点是需要多部功放来伺候。
材料不断进步,中高音号角安装的方式却依循半世纪前的设计
以Klipschorn来说,它是少见的三音路全号角设计,高音及中音输出使用一个特制的自耦变压器来降低效率,使三只单元发出的音压相同,达到高、中、低频音压平均分布的要求。但即使刻意压制中高音号角,号角皇Klipschorn整体的效率仍然高达105dB,把音箱接在CD机的RCA输出座上(输出电平2V),它就可以发出声音,多么神奇啊!而Klipschorn的 高连续承受功率达100W,使用两对Klipschorn塞在大型体育馆的四个角落,甚至可以当作高品质的播音系统!
还在单声道时代,Paul Klipsch就已经把Klipschorn的低音截止频率设定在32Hz,进入数字音乐时代后,尤其能体现他的真知灼见。Paul Klipsch回忆自己曾是长老教会教友,负责维护教堂里的管风琴,并且为其录音。教友们偶尔听到32.7Hz的管风琴共鸣都惊叹其声音之低沉,事实上基音为32.7Hz的管风琴声还包括往上的泛音。Paul Klipsch说真正震惊教友的并不是32.7Hz的基音,而是集中在60-90Hz之间的泛音,所以他认为如果要聆听音乐,没有理由需要低于40Hz的再生频率。他也多次强调,在他自己的家里用三只Klipschorn音箱就能让他觉得置身音乐厅。
正确打开Klipschorn的方式。创办人Paul W. Klipsch在1946年首次制造Klipschorn时,彻底改变了世界聆听音乐的方式。从位于阿肯色州霍普Hope的工匠,到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工程师,Klipsch致力让这个有历史传承的设计代代相传,它的箱体由一百多块木板制成,使用 高级的粘合剂和紧固件组装,摆在家中犹如品味的古董家具
是的,在所有音响设计者中,Paul Klipsch是 早提出加上中置音箱,用三只音箱来欣赏音乐的先驱。其实 早的研究报告来自贝尔实验室,Paul Klipsch说在1970年代时,他曾经以二只麦克风的方式替阿肯色交响乐团录音,完成之后拿回家用三只Klipsch回放(左右为Klipschorn,中置为Belle,以Paul Klipsch第一任妻子来命名)。当时用每声道50瓦的立体功放来推,只用了0.3瓦就把声音推得像他在录音现场所听到的一样大声(此时中置声道用另外一部每声道30瓦的功放推)。据他说,用了三只音箱后,聆听者就像坐在音乐厅中,如果位置偏左,听到的就像现场般左边的乐器声音多些。无论坐在房间的哪里,就好像坐在音乐厅的相对应位置般。不过,他也提到小空间并不适合像他这样用法,大空间才适合。
70周年时推出的纪念版Klipschorn音箱,总共只有35对,现在已成为增值的收藏品
鉴于Klipschorn在折叠式低音号角上的成功和创意,Paul Klipsch分别在63年和71年推出了利用同一理念设计的较小型号音箱La Scala及Belle,它们与Klipschorn 大的分别是无需依靠墙角的反射和扩散,也能生产出响亮的音量。这两款在今天仍然在产的型号,采用与Klipschorn完全相同的压缩驱动器,高音为K-77,中音为K-55,低音为K-33。82年杰士又发表了KG系列的始祖KG2,这就成为日后Klipsch主要的设计和规格方向,将号角音箱的体积压缩到和一般音箱相若,更容易进入一般家庭空间。八十年代的KG系列到九十年代的EPC系列、Synergy、Legend等系列均采用这种设计。回过头来看看爷爷级的Klipschorn,更深深体验到其划时代的意义,在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可供计算,许多理论不能证实的年代,全凭人工就设计出如此经典的产品,实在佩服!
透过加拿大HDTT发行的数字音乐文件,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录音史上里程碑-Klipsch Tape。 初由Paul W. Klipsch于1956年构思,录音师John Eargle(后来在Delos唱片留下许多佳作)协助,做为早期展览会上Klipsch号角音箱演示之用。Klipsch Tape总共推出七个开盘磁带,这是世界 早的立体声音源之一,Klipsch也成为 早为发烧友提供录音磁带的音响厂商
Klipsch成立70周年时,厂方推出澳洲胡桃木箱体的Klipschorn与Heresy小型落地箱,这两款音箱都是限量发行,Klipschorn限量35对,Heresy限量70对,他们都属于杰士的Heritage系列,该系列产品包括Klipschorn、La Scala、Cornerwall、Heresy等4个不同型号。值得一提的是,Heresy III此前曾荣获美国TAS 2016年编辑推荐奖,再次证明好音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黯然失色,甚至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彩。另外70周年庆时Klipsch还找来奥地利Pro-Ject跨刀助阵,以Debut Carbon为基础,推出了Klipsch Debut Carbon黑胶唱盘,这些限量版产品都已经都进入爱好者收藏中。75周年庆杰士只推出限量版的Klipschorn,想要收藏的一定要动作快!对于这对75年来几乎不变的音箱,收藏者欣赏的不仅是声音表现而已,更是一位科学家所贡献出来的毕生成就,加上历经75年仍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凡。无论音响美学怎么改变,无论音响器材外表变得多花俏,售价变得多高,Paul Klipsch仍然固执地坚持己见,认为物理定律是不会改变的。严格按照物理定律设计出来的Klipschorn,75年前可以高唱摇滚乐,它也一定能适合75年后发烧友的需要。
Klipsch音响历史博物馆于2017年7月在阿肯色州的霍普正式开放,博物馆内陈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Klipsch产品、测试设备、音源组件,甚至是一些早期的制造设备。Klipsch多年来的主任工程师Jim Hunter受公司委托组建Klipsch遗产博物馆协会(KHMA),该协会除保存Paul W. Klipsch的大量档案,并通过与大学在科学、技术、工程和数学 (STEM) 等方面合作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。博物馆的所在地在二战后称为西南试验场电话交换机116号楼,也是Klipsch & Associates的第一家工厂,直到1952年才搬迁。